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疫情下的中国互联网世界,正“镜像”呈现在全球
发布时间:2020-03-06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沈丹阳,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
一个多月前发生在中国互联网的一切,开始在世界互联网重新上演。
钉钉在日本出道了。
“那个…日文版在家办公指南在做了…..” 钉钉的官方微博于 2 月 29 日发布了一个推文,表示日本版的Dingtalk已经在路上。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语版在家办公指南来了!”3 月 1 日,钉钉正式发布了日语版在家办公指南,希望能为日本各大企业、学校等机构在疫情时期的正常运转尽一份力。
近日来,疫情在日本开始蔓延,政府多部门开始推行远程办公,全国中小学暂时停课。东京的迪士尼乐园、大阪的环球影城均宣告关闭,多数线下演出取消,电影纷纷撤档,迫在眉睫的奥运会能否如期举行,也被列入观望待定事项。
除日本外,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等地疫情相继爆发,六大洲, 74 个国家均发现确诊患者。截至北京时间 3 月 6 日 0 时,中国境外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已达到15886,过去一天内境外新增确诊病例是中国的 15 倍。
随着疫情在全球不断升级,世界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影视文娱行业寒冬加剧、线下消费与旅游业开始“渡劫”、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迎来机遇、直播与短视频产品“跨界支援”......
一个多月前发生在中国互联网的一切,开始在世界互联网重新上演。
世界人民一起远程办公,一起在线上课
从米兰到柏林再到伦敦,随着疫情的扩散,各行各业开始在线办公;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也对全国企业下达了通告,要求各公司尽快落实员工居家办公;印度的金融研究平台Sentieo仅过去的一个月,便监测到 77 家大型公司转为远程办公,去年同期仅有 4 家公司采用这种办公模式。
全球大范围地实行远程办公,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嗅到了这个出海的好机会。
以钉钉、飞书、企业微信为代表的协同办公软件,在刚过去的一个月中身经百战,克服了 2 亿人同时在线办公产生的种种bug,短时间内取得了裂变式的成长。得知其他国家也开始远程办公,全民“调教”出来的产品走出了国门。
截自钉钉官方微博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语版在家办公指南来了!”3 月 1 日,钉钉正式发布了日语版在家办公指南,希望能为日本各大企业、学校等机构在疫情时期的正常运转尽一份力。
“出道”于远程办公行业,却“出圈”到在线教育,似乎是钉钉的宿命。
图源:微博
日本疫情不断升级, 3 月 2 日起全国公立中小学停课,开学日期遥遥无望,很多学校也转为在线上课。位于东京的一所语言学校“COSMO学园”,已开始使用钉钉进行远程教学,该学校师生表示会为钉钉评分四星。
然而大部分日本中小学生并没有这么“善良”,历史重现,钉钉一星运动在日本拉开了帷幕。
“变态”“孙悟空的紧箍咒”“令人头疼”等词语在日本版钉钉的产品评论区中比比皆是,目前钉钉在日本应用程序商店的总评分仅为2.6。
图源:微博
“我突然就能看懂日语了。”
“钉钉快把道歉视频出个日语版吧”
“中日青少年终于同仇敌忾了,一起吐槽钉钉吧,山川异域,风月同钉!”
对钉钉在日本的遭遇,不乏有微博网友一边骄傲地表扬国产App出海能力强,一边幸灾乐祸地吃瓜。
继中国、日本之后,中小学生停课变成了一种全球现象:韩国将春季开学时间一再延后;欧美国家众多私立学校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也纷纷转为居家自学或远程视频上课;伊朗境内的所有学校宣布停课。
钉钉的一星运动也会全球化吗?道歉视频是不是得多做几个语言版本?
现在谈论远程办公产品出海的国际影响还为时尚早。
钉钉和飞书的出海虽已扬帆起航,但国际互联网巨头在这片领域也早有布局。
对于美国硅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远程办公并不陌生,甚至在很多企业已践行了数十年。所有能叫上名来的互联网巨头,例如苹果、谷歌、Facebook、Twitter等,都允许程序员们自行选择舒适且安静的办公环境,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
一位Facebook总部的技术人员曾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只要能把工作做完,每周三,Facebook的员工都可以远程办公,平时跟老板打个招呼也可以在家办公,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常态。根据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美国远程办公的人数超过 3000 万,占其工作人口的16%至19%。
在这样的背景下,Zoom、Facebook Workplace、Microsoft Teams、Slack等一众美国远程办公产品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技术迭代,日渐趋于成熟。
美国的远程协同办公软件
图源:Sessionlab
疫情不断全球化,远程办公产品也从“中国的风口”走向“世界的风口”。
2 月 27 日,伯恩斯坦的一名分析师透露,Zoom今年两个多月的新增用户数超过了 2019 全年的增量。中国区的下载量自二月初就大幅提升,连带Zoom股票上涨了约15%, 2 月末以来随着全球远程办公人数激增,Zoom的下载量和活跃用户数还在持续增长。
与美国相比,世界其他国家的远程办公普及率要低得多。在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等地,在线办公的普及率不及10%,疫情中的临时刚需,为远程办公产品开辟新市场提供了绝佳条件。
出海美国正面“刚”巨头也许不太现实,但是东南亚、日韩、中东和欧洲等市场却值得一试。
日本钉钉的一星运动虽令人啼笑皆非,但却从侧面显示出了产品本身的强大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中国远程办公产品出海,有戏。
好莱坞慌了,全球步入影视寒冬
与大火的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不同,疫情拉长了影视文娱行业的冬天。
影片撤档、影院关门、剧组停拍,国内电影市场即将黯然地度过 2020 年的第一季度。疫情爆发后,全国票房颗粒无收,据灯塔数据统计,过去的五年里, 1 月和 2 月的票房收入均占据全年收入的1/ 5 以上, 2019 年前两个月全国票房总收入超过 137 亿元。
这意味着中国电影票房在两个多月中,损失百亿。金逸影视、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等公司的股价跌幅均接近25%, 17 家头部A股影视上市公司市值蒸发约 300 亿。
如今全球经济脉络相连,蝴蝶效应越加显著,中国影视文娱行业的停摆直接震动了大洋彼岸的北美电影市场。
《乔乔的异想世界》《小妇人》《刺猬索尼克》《1917》《婚姻故事》等已在内地定档的好莱坞电影,随着影院的关闭与其他作品一同被撤档。
从电影题材上来看,文艺片《小妇人》、轻喜剧《乔乔的异想世界》和严肃电影《1917》受众面不算广,受疫情撤档的影响较低,加之影片有奥斯卡奖项傍身,口碑与后续的长尾效应依旧值得期待。
而自游戏改编的电影《刺猬索尼克》可能损失惨重。据以往经验来看,好莱坞制作的游戏改编电影在中国颇为吃香, 2016 年的《魔兽》和《生活危机:终章》分别取得了2. 18 亿美元和1. 6 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远高于在美国本土的收入。
至于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影片《花木兰》,原本计划的内地定档时间是 3 月 27 日,受疫情影响迪士尼中国暂未宣布公映日期。参演了该片的巩俐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花木兰》是迪士尼目前为止投资最大的真人童话改编电影,制作成本高达 3 亿美金,该片也被赋予了冲击 10 亿票房的厚望。如此受瞩目的作品,却面临着前途未卜的困境。
好莱坞慌了。一周内,多家北美影市公司股票下跌,迪士尼股价下跌4.3%,IMAX股价下跌2.6%,康卡斯特股价下跌2.6%。
海外疫情四起,全球影视行业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近期,意大利关闭了 850 家电影院,占据该国电影院总数的45%,且关闭的影院多集中在意大利电影票房产出最高的地区。同时,汤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