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美团10年:王兴的5次危机与「无限游戏」
发布时间:2020-03-06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杨业擘 ,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
没有庆祝大会,没有全员发奖金,美团的 10 周年选择了低调渡过。
疫情之下,位于望京的美团总部仍未全面复工,热闹情形甚至还不如往常。“美团的风格从来都是低调啊,何况还是疫情期间。”一位美团老员工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168)说道,对于公司没有举办庆典,他并没有感觉意外。
但实际上,“美团 10 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事件,公司内部还是策划了一些活动,也邮件征集了大家建议。不过,两个意外还是让美团决定低调:第一个就是因为疫情,不允许大规模集会;另外就是疫情之下,遭受重创的餐饮企业,不少将抗议的矛头对准了美团。
在 10 周年这个重要节点,重庆、四川、云南及山东等多地餐饮协会,公开向美团外卖平台发出公函或公开信,称其疫情期间维持高佣金,导致商家在疫情期间不堪重负。
突然之间面临一波“疫情危机”,让美团上上下下对此议论纷纷。但在 10 周年全员邮件上,美团点评CEO王兴并未提及此事,而是写道:“新的十年,我不祝大家一帆风顺,我祝大家乘风破浪。”
在 2010 年 3 月 4 日,第一个团购项目上线, 10 年时间里,美团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数次危机。从“千团大战”、“外卖大战”、“合并点评”,到“2018 年危情上市”,以及 2020 年的商户反弹。王兴如何一次又一次带领美团越过危机?
千团大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美团可能是互联网巨头中,最注重现金流的企业。主要是两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尤其校内网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贱卖,让王兴内心十分关注资金安全。
2010 年 3 月 4 日,团购网站“美团网”正式上线。这是王兴的第三次创业,由于团购属于高频入口,互联网瞬间掀起了“千团大战”。
当时数据显示,在美团成立的 2010 年 3 月,到 2011 年 8 月的一年半时间,中国相继出现了超过 5000 家团购网站。
资本也非常看好团购风口, 2010 年年底,美团网获得来自红杉资本的 1200 万美元。竞争对手拿起钱来也毫不手软, 2010 年到 2011 年 4 月,拉手网公开的数据显示, 3 轮融资共计1. 6 亿美元。 2011 年 4 月,大众点评网宣布完成C轮融资 1 亿美元,主要用于团购业务。
获得融资的团购网站,纷纷开始打起广告战,以资金换流量抢占市场。
2011 年,团宝宣布全年将投入5. 5 亿的广告,在央视、湖南卫视、全国地铁以及分众传媒上全面传播。糯米网则宣布投放 2 亿元广告,大众点评则宣布斥资3- 4 亿元投放广告。美团是唯一一家没有参与广告大战的企业,面对竞争声势浩大的宣传,说不慌是假的。
“王总你别忽悠了,你就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打广告”,当年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到沈阳与城市团队开会时,很多地方员工都在等待总部提供弹药。实际上,王兴通过拜访阿里巴巴前总裁关明生,已经吃下“不打广告,强线下运营”的定心丸。
“面向商家的品牌广告是无效的,在商家端投放更多的广告都不如有执行力的线下队伍。”关明生一句话,让王兴等人醍醐灌顶,阿里当时已经服务数百万的商家,这一件建议对当时美团的决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一年王慧文开始巡回全国城市,一边做“线下战争”动员,一边发放期权稳定团队。但千团大战最关键时刻,美团广州、上海的城市经理还是都被挖走了。
当时投资人徐茂栋,通过收购窝窝团进入团购行业。为了挖角人才,得知时任美团上海城市经理王洋的妈妈脚崴了时,便在王洋老家台州当地,请了四个最好的医生去给他妈妈看病。被感动的王洋,前脚还在微博表态忠于美团,没多久就带着城市经理以及全国销售冠军等 100 多名人员加入窝窝团。
当然美团也没有坐以待毙,在四处网罗竞争对手人才的时候,王兴还“阿里 6 顾茅庐”,请来了阿里地推铁军领导人干嘉伟(花名阿干)。阿干帮助美团打造了强悍的线下地推团队,设定 “狂拜访、狂上单”的两狂策略,使得美团的市场份额,成功后发超越竞对。
“千团大战”中,美团不打补贴战、重视线下运营,是美团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当时打法和烧钱更加激进的拉手上市失败,窝窝团拖欠供应商款等意外事件,也是美团笑到最后的意外因素 。
2018 年的时候,原拉手网,现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还念念不忘的朋友圈写到:当时阿里投资了美团,所以阿干选择了美团。言外之意,当年千团大战成败也是一念之差。但也有投资人评价王兴不只是幸运,“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句话更适合形容当年千团大战的惨烈。
外卖大战:初与互联网巨头交锋
2012 年 11 月底,王兴找来了美团的年轻经理沈鹏,说道:美团的团购业务算是在小组赛出线了,现在希望开展新业务,让老王(王慧文)负责,问我愿不愿意一起探索。”当时王兴已经意识到团购业务的天花板,于是拿出 10 亿预算,由王慧文去探索新业务。
沈鹏被“一起探索”这个创业词汇感染了。在美团的离职组织“三块钱” 10 周年分享会上,现任水滴创始人的沈鹏说道:直到 2013 年7、 8 月,在对外经贸大学附近的餐厅推销“美团先富”被怼时,注意到了某个平台的“你的外卖订单来了”不断的响,才意识到外卖是门好生意。
此后王慧文开始在天通苑做外卖。很多人不理解,为何程一笑做快手和王慧文做外卖,都是在天通苑启动。主要因为天通苑被誉为亚洲最大的睡城,百万人口基本是外来人员,对外卖还是有比较强的需求。
实际上,最开始美团没有打算自己做,王慧文向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提出收购意向,但被张旭豪果断拒绝。 11 月美团外卖正式上线, 12 月阿里的淘点点正式上线。那时, 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百度外卖四家就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 2008 年就成立的饿了么,在市场份额以及细分市场方面均居行业第一。
虽然相比千团大战时,竞争对手变少,但是对手更强大了。尤其BAT之一的百度,在内部决策将战略入局外卖后,后来甚至宣布拿出 200 亿元,扶持百度糯米。
另外,大众点评在 2014 年初接受了腾讯比较大笔的投资。美团的对手,间接变成了BAT。“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最强大的互联网竞争对手,我认为这是一个荣耀的事情。因为这样的机会是不多的。”王兴在 2014 年的内部讲话中提到。
2013 年加入美团的李锋(化名),对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说道:“我记得 2014 年左右,在美团内部都不太敢说自己是做外卖的,毕竟这个业务太烧钱。” 2014 年和饿了么争校园市场, 2015 年和百度争夺白领市场,美团外卖也是用了两年时间,才后来者居上。
李锋回忆,那个时候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白天干活,每天晚上开会,周六日是管理层会议。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李锋认为最值得一场纪念的一场战役,是帮助美团拿下肯德基这个超大的连锁品牌。
从 2014 年 9 月份,谈到 10 月份,整整两个月。李锋至少去和肯德基洽谈了 5 次合作。后方王慧文也是直接过目合同,随时就细节拍板。美团早期,阿干为地推团队定下业绩考核目标:“连续 3 天,每天拜访的商户低于 3 家就要被开除。”
李锋要是 2 个月拿不下肯德基,那自然很难对内交代。“肯德基其实不是带来多少单量,只是拿下这一标杆客户,对于不管公司内还是商户、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提士气的一件事。”
“从来没有觉得饿了么是竞争对手 ,美团的最大敌人一直是自己。”很多美团外卖早期员工都这么说。但不是当时一个商户一个商户对的谈,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反复拉锯战。美团断然敌不过背后有BAT的竞争对手。
合并点评:阿里成为了我们的敌人
2015 年,互联网掀起了并购潮。滴滴和快的, 58 和赶集是知名案例,资本也在撮合美团和大众点评这对老对手合并。
最终在 2015 年 10 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为美团点评,新公司实施Co-CEO制度。王兴也是通过这一场与竞对、资本乃至BAT的谈判,成功确定自己的“王者”地位。
2015 年,美团在外卖市场高歌前进的同时,T型战略也让美团亏损严重。当时一份流传数据显示,美团的几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