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全球增速第一,自研飞轮效应凸显,华为存储逆势增长绝非偶然
发布时间:2020-07-07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近日,Gartner《 2020 年第一季度的外部存储市场份额报告》和IDC《中国区企业存储市场 2020 年第一季度市场跟踪报告》相继发布,在疫情之下,全球企业级存储市场走向疲软,但华为存储表现却是一枝独秀,靓丽的市场表现获得了业界极大关注。
首先看一下Gartner《 2020 年第一季度的外部存储市场份额报告》,受疫情影响,全球存储供应商本季度普遍出现营收下滑,但华为存储逆势保持24.7%的高速增长,增长率排名第一。其中,华为全闪存增长率高达45.1%,连续多个季度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在全球混合存储整体营收下滑5.1%的情况下,华为则实现了同比11.9%的增长。
具体到区域市场,中国区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然而华为依然实现了15.4%的增长,市场份额和增长率位居中国区第一;在海外市场方面,华为存储实现了38.5%的增长率,增长率排海外市场第一。
另外,在中国市场比较关注的IDC《中国区企业存储市场 2020 年第一季度市场跟踪报告》中同样显示,在受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华为销售收入则保持逆势增长,增长率10.4%,市场份额从 2019 年第一季度的20.2%提升到 2020 年第一季度的24.2%,连续 19 个季度中国区排名第一,持续引领中国存储市场。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惊艳的答卷。近年来,在全球存储市场发展整体相对趋缓,尤其多家存储大厂营收均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却连续演逆势增长。华为存储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从研发、行业客户以及理念等方面一探究竟。
自研的“飞轮效应”日渐显现
企业级存储市场向来是以技术门槛高、市场准入难著称,并且因为市场变化快,技术革新频繁,单独依靠自研的力量,无法实现市场的快速响应,坚持走自研路线在过去被认为很难行得通。因此,收购被认为是厂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及占据市场份额的高效手段。
但从长期来看,并购来自不同研发体系的产品,整合是日后持续存在的问题。与并购相比,自研并不存在整合的难题,并且拥有巨大的长期效应。就像飞轮效应那样,一个巨大的飞轮,要想把它转起来的难度空前,只有每次全力推动、顺着同一个方向转动,刚开始很难、很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次努力的积累,一旦动起来,就会越来越快,最终形成飞轮效应。
然而,在全球存储Top5 级供应商中,华为是唯一自始至终都坚持自研路线的厂商。
在坚持走自研路线的策略下,华为存储如今在全球布局了 12 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 4000 名研发工程师、 800 项存储专利,主导和参与30+国际产业组织,成为数据存储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随着时间推移,产品创新性带来的优势逐渐显露。以华为存储为例,去年华为存储分别在高端全闪存和分布式存储两个领域推出了业界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产品。华为此前发布的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全闪存,一举突破高端存储多年的发展瓶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架构层面采用SmartMatrix架构融合了横向扩展和纵向扩展架构的优势,既具有横向架构出色的扩展能力,又具备纵向架构极高的可靠性。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高端全闪存单系统最大可扩展到 32 个控制器,大幅提升端到端的高可靠用,支持控制器 8 坏7,系统可用性高达99.9999%。此外,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全闪存在性能上突破了 2000 万IOPS,可以保持0.08ms的稳定时延。
今年 5 月,华为发布了OceanStor分布式存储Pacific系列,在单一系统下实现了存储容量和带宽的线性扩展,相比于传统存储,支持3~ 288 节点平滑扩展,单目录140PB大容量,单节点5GB/s极限带宽能力,可以满足能源勘探领域不同供需、不同项目、不同业务类型下的性能需求。
类似的产品创新不胜枚举。
随着华为存储全球研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华为存储研发的平台化体系日臻成熟,让各项技术、功能逐步组件化,组件之间互融互通,使得华为存储研发效率大幅提升,产品更新迭代更加快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上日渐灵活多变的需求。
深入行业客户场景
除了坚持自研路线之外,华为存储在产品、技术、以及解决方案上的创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与用户实际场景的紧密结合。通过不断与金融、电信、制造、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用户的深入合作,了解用户真实业务需求与痛点,来打造相应的存储产品与解决方案。
以金融为例,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速,对于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海量高并发交易场景越来越多,这使得承载核心业务的存储系统在可靠性、稳定性、性能、可管理性上要求越来越高。
比如,某大型国有银行连续多年采用华为存储来保障618、双 11 这种高并发、海量交易业务场景。在部署OceanStor存储之后,该行双十一期间承载的交易量相比以前提升了20%,而交易时延下降30%。并且,从部件级、架构级、产品级到方案级、云级五个层面的端到端可靠性架构,满足金融机构核心业务对于可靠性极致需求。
2019 年,华为存储在中国金融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名副其实的存储第一品牌。其中,包括 6 大国有商业银行、多家城商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选择了华为OceanStor存储,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将其核心业务部署在华为OceanStor全闪存之上。
同样,随着各个行业数据量迅速增加、数据类型快速丰富,像运营商、金融、政务、电力、大企业、能源等行业的海量数据场景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数据存不下、数据管不好、数据用不起来。而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可以完美支撑起像金融行业互联网渠道接入云和开发测试云、运营商BOM域业务云化、智慧城市数字化底座、政务云、能源勘探等多个行业的海量数据应用场景。
例如,在能源勘探领域,通常会每天会产生TB级生产数据,年度产生PB级生产数据,还会产生10- 20 倍的中间数据,海量数据需要频繁的分析与操作,这就给能源勘探领域的存储系统提出高可扩展性、超大带宽与低时延以及易管理的要求。
当前,华为OceanStor分布式存储已经应用于全球 60 个国家及地区,服务于 2000 多家客户,包括金融、运营商、大企业、能源等多个行业,成为用户数字化转型和打造海量多样性数据底座的首选合作伙伴。
此外,随着5G商业的正式提速,边缘场景未来会越来越丰富。根据Gartner预测,未来有75%的数据将来自于边缘和终端,50%的数据需要在边缘处理,针对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为此,华为针对智慧交通、能源、园区、化工等边缘应用场景也打造出FusionCube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
异工同智就在与华为共同打造的面向化工行业的联合解决方案就是其中之一。在本地化部署方案中,利用华为FusionCube边缘一体机来满足响应度高的场景需求,给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全栈一体化的边缘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了包括安全帽佩戴、抽烟、工服穿戴、区域入侵、泄油区、不安全行为等各类检测及其他人工智能应用,为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使命感是长期驱动力
任正非在 2019 年底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表示:“疏导巨大信息洪流将是华为未来二、三十年的战略定位。疏导分发、存储与处理数据流量,就是华为的战略方向,也是长期的奋斗方向。”
众所周知,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根据华为GIV2025 报告预测, 2025 年全球产业数字化规模将达到 23 万亿美元,5G+AI+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数字化技术正在驱动着所有行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数据正在成为所有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但目前全球依然只有不到2%的数据被保存,在保存的数据中也仅仅只有10%被分析与应用。未来,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数据,把握数字化所带来的机遇。要想真正让数据用起来、发挥价值,新型基础设施可谓是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以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行业用户,都对于新基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巨大的关注。
事实上,华为具有先见之明,近年来提出了数据基础设施战略,这与新基建和新型基础设施可谓是不谋而合。所谓数据基础设施即是传统IT基础设施的延伸,核心是以数据为中心,服务数据,让数据价值最大化。数据基础设施战略最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千行百业构建起全方位的数据体系和开放的数据生态环境,真正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使之具备数据“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的能力。
在数据基础设施中,存储可谓是基石,肩负着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等重要任务。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多次提出,华为OceanStor存储致力于驱动数据创新,帮助用户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内,让数据每比特成本最优、每比特价值最大”。
总体来看,华为存储近年来厚积薄发,乘风破浪,开始超越多个市场竞争对手的好戏。归根结底,在于华为经过十八年的不断积累与实践,其打造出来极致的产品、契合场景的解决方案、先进的数据理念正在打动越来越多的全球用户,获得全球用户认可和信任。因此,华为存储屡次上演逆势增长,乃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