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 银行近 40 年的信息化历程
- 2整体架构的 3 次变迁
- 被互联网企业倒逼从而加速前进
工作十年后,逃离银行业加入互联网,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20-05-23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
文章目录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InfoQ(ID:infoqchina),作者:付晓岩,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2016 年,是我在一家大银行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苦苦挣扎后,我鼓足勇气做出了“逃离”的决定。
麦肯锡在 2016 年底曾发布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在业内被形象地誉为“银行业死亡笔记”。
报告称:“日新月异的技术和趋严的监管已经重塑了整个银行业。只有有能力每年至少产生 150 亿美元盈利的大银行,才能在未来承受高额的运营成本,而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
这份报告让我产生了逃离的念头。
互联网公司目前所做的业务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主体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信贷资产业务、存款等资金来源业务、理财等中间业务。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银行更加凸显其衰退和落后之势。
跟互联网金融的朋友深聊后,发现自己也已经无法跟上他们做金融的思维和技术了。
感受到职业危机的银行人,同我一样,从这一年开始纷纷跳槽到了新兴互联网企业。
曾经的“金饭碗”褪色了?
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发达的今天,银行业给我们一种落后、退伍的感觉。好像银行在数字化这条路上走的慢了,才导致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崛起。
蚂蚁金服成立之后的 2014 年,在一次峰会上,马云就曾对大家讲:“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那么在长达 40 年的转型历程里面,为什么银行落后了?是他们不够努力吗?是他们的技术不够先进呢?还是他们缺少前瞻性科技思维呢?
其实可能都不是。在下面这篇文章里,在银行任职多年的付晓岩做了详细的分析。
银行近 40 年的信息化历程
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银行天生与数字打交道,具有通过信息化提升业务效率的内生需求和天然优势。银行业以外的读者可能很难相信,今天总是被互联网企业各种“夹击”,经常被人用“恐龙”、“消失的银行”等词汇来揶揄的银行,其实是信息化的先驱者,而且一直做得很好。
银行业真正的信息化历程是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