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21岁「高龄」的QQ,绝不能放过这届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0-04-22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陈桥辉,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
倘若以 4 亿的全球日活,为当今活跃的社交产品划一条分割线的话,入选的有 9 岁的微信、 10 岁的Instagram、 11 岁的WhatsApp、 16 岁的Facebook以及 21 岁的QQ。从OICQ、QQ到移动QQ,不知不觉中,QQ已经成为了最年长的主流社交产品。
还有一个多月,QQ就要迎接 21 岁“生日”。在这 21 个年头里,根据 2019 年QQ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QQ会员中一半是 00 后,QQ空间每天发布的说说中67%来自 00 后。换言之,QQ是年轻人的主场,在年轻用户中,QQ拥有巨大影响力。
摘自《201900 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
对于这个PC时代的产物,如今的QQ相对于众多的新社交产品已经算是高龄了。从 1999 年QQ诞生算起,QQ经历了“葬爱家族”的全民辉煌时代,完成了从PC向移动互联的过渡转型,最后将主旋律落脚在年轻娱乐化。
但相比同门师弟微信,如今QQ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以前经常在电脑上响起的“滴滴滴”消息声和不断变换的灰/彩色头像,如今伴随着吐槽其“臃肿、落伍”的声音,QQ正在被成长起来的人们“抛弃”。
作为QQ的缔造者,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表示: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
移动互联时代是属于90、 00 后的,谁就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喜爱,谁才能在互联网里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基于匿名社交的Soul,还有基于兴趣社交的即刻(已下线整改)。他们都是年轻人的宠儿,也因此获得发展希望。
已不再年轻的QQ,正变得越来越焦虑。此前,腾讯推出QQ简洁模式, 4 月 14 日,QQ又在8.3. 3 正式版又增加学习模式。在这个充满着竞争的移动互联时代,“高龄”QQ仍在努力变化,以此不断争取年轻人的喜爱。
21 岁QQ的定位抉择
在QQ的成长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对手”,一个是MSN,一个是360,一个是微信。
QQ早期最大的“拦路石”是MSN, 2005 年 5 月MSN入华,当时很多腾讯的员工担心MSN会像IE绞杀Netscape(网景)那般发生在QQ上,但最终QQ成功抓住年轻人群体,打败入华的巨无霸。
早期MSN界面
胜利的原因,除了马化腾扮小女生和用户聊天等众所周知的故事外,很多人忽略QQ秀这款产品的关键性。
2002 年,一位叫做许良的年轻人来到了腾讯,他是腾讯的第一个产品经理。许良在韩国的一个社交网站sayclub看到虚拟头像和服饰等产品,于是也研发了QQ秀,十分受年轻人喜欢,也帮助QQ首次找到变现途径。
另一方面,MSN并没有做好本土化的准备,聊天室的形式仅受职场人群欢迎;同时,MSN经常发生被盗号的情况。甚至在更新后会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安全和本地运营都不过关。
2005 年,马化腾宣布腾讯实施第一次组织架构改革,从那时起腾讯开始围绕QQ展开多元化发展,此后,推出了多款以QQ命名的产品,比如QQ空间、QQ秀、QQ宠物、腾讯新闻等诸多产品。
QQ号逐步取代年轻人的手机号,成为社交“暗号”。在QQ的进攻下,MSN最终落败, 2014 年 10 月 31 日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2010 年的QQ遇到了危机,随着 360 与QQ的“3Q大战”出现,成为QQ接下来发展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2010 年 9 月 27 日,奇虎 360 发布了用于专门搜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的“隐私保护器”。 11 月 3 日,腾讯单方面宣布,在装有 360 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 360 软件才可登录QQ,使得用户陷入了“二选一”的窘境。从 2010 年到 2014 年,两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之战,并走上了诉讼之路。
随着 2014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判定:腾讯旗下的QQ并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驳回奇虎 360 的上诉,宣告了“3Q大战”尘埃落定。
“3Q大战”后,马化腾对此说过一个比喻,腾讯就像房间里成长的大象,变大后动一下就会碰到旁边,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小动物,大象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QQ给腾讯带来的一次宝贵教训。
“3Q大战”促使马化腾开展“诊断腾讯”的行动,也让QQ试着去变得更加开放。QQ在 2010 年时的活跃用户约为4. 5 亿,凭借自身巨大的社交资源,QQ的游戏开放平台上线。同年 9 月,QQ上线开放平台(QQ校友),为生态伙伴提供社交资源的基础支持。
另外,京东、滴滴、搜狗都加入了腾讯QQ这个生态体系,搜狗成为了QQ拼音的协助者,京东与QQ易迅、拍拍网进行了深度合作,滴滴则直接在QQ钱包里,便于用户出行。
虽然QQ的伙伴生态难言成功,但却是早于微信的商业合作探索。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智能手机的出现,网民逐渐转战移动互联网。根植于PC端的QQ,不能大规模的改动,所以这个任务就交到了微信手里。
微信诞生于 2011 年 1 月 21 日,由当时QQ邮箱的负责人张小龙主导。微信的出现在当时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潮流。微信上线之初,QQ就成为了微信的奶妈,将自身的用户资源向微信倾力导流。
微信最初界面
微信花了 400 多天就达到注册用户数 1 亿的目标,QQ则花了整整三年多。而微信的快速发展,也让QQ的地位尴尬起来。当时QQ面临的境况是,一边要扶持“对手”微信,一边思考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我们面临的危机,是转折性的”,殷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怀着复杂情绪提起那段历史,“如果 2010 年手机QQ没有划出去,也能做起来,但腾讯可能会失去现在的微信。”
实际上,手机QQ并不是甘愿认输,移动时代的创新也逊色于微信。在微信要发动“春晚红包”的经典战役前一个月,殷宇才知道微信要做红包营销,“我心里一沉说,转折点到了”。
春晚红包帮微信在二三线城市砸下重炮,“下沉用户全部打通,网络效应马上出来,雪球越滚越大”,微信的用户数据曲线大幅上扬,DAU超过QQ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微信的崛起似乎已成定局,而QQ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滑, 2013 年第一季度QQ开始迈入 8 亿大关。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QQ的MAU增长明显放缓,到了 2015 年一季度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跌1.92%。
作为QQ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