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疫情下的数据探测背后,搜索与民意在“共振”
发布时间:2020-03-09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热点微评 (ID:redianweiping),作者:王新喜,授权青鸾传媒转载发布。
一场席卷而来的疫情让国人的春节假期变得漫长而又焦虑,疫情叠加春节让人们有了更多时间安静下来深度思考。而从互联网领域来看,抗疫之后,曾经的“搜索”价值重回视线。
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极大丰富了用户行为习惯。而疫情之下,用户从被动的信息阅览开始投入到主动的搜索中。而搜索背后呈现的民生真实诉求,也让搜索和民意呈现出一种“共振”现象。
疫情之下,搜索与民意的共振
回看疫情初期,再一次上演了谣言是如何借助大众恐慌心理快速扩散的。
比如疫情发生没多久,就传出“抽烟的人不易感染”、“盐水漱口、熏醋能预防感染”、“政府安排飞机撒药” 等谣言,后随着复工开学时间临近,有关各地封城、封路、限行的消息也纷至沓来,最近又传出“服用降压药会加速新冠病毒复制”等言论,防不胜防。
疫情之下民众对权威信息有更高诉求,民众也因此开始放弃了被动式接受信息投喂,而是一次又一次通过搜索去主动求证信息的真实性。用户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主动搜索量出现激增,根据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百度日均搜索、浏览达 10 亿人次。
事实上,随着疫情席卷全球,当前疫情之下,谷歌搜索同样呈现出与疫情相关的关键词搜索趋势,谷歌当前最热门的 10 个关键词分别是冠状病毒、来苏尔消毒液(Lysol)、易腐烂食品(Perishable foods)、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取消行程(Cancel trip)、索拉诺县(Solano County)、食肉(Carnivorous)、狗冠状病毒(Dog coronavirus)、胡须(Beards)、电影《传染病》(Contagion)。
此外,与疫情相关的词语“生存论”、食肉动物、狗冠状病毒等,在谷歌搜索的热度量也出现了增长;在出行安全方面,取消行程、安全的社交距离、安全线、人与人间的接触距离等,成为了人们搜索的话题。此外,谷歌的购物搜索结果页面还显示了洗手液、防护服、口罩等声称可以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产品。谷歌对此表示,“基于广告商出价和相关性的结合,例如您当前的搜索关键词和您的活动。”
这正在某种程度上印证,在用户搜索行为背后,搜索数据佐证了舆论风向的价值与对民意变化的洞察力。
在国内,电视媒体也偏向对搜索大数据的引用。
近日央视《新闻1+1》就连续两期引用百度搜索大数据,报道了疫情下的武汉人民生活情况,从数据来看, 2 月下旬武汉市民对自制美食的搜索量上涨了1590%,榨菜关键词的搜索峰值平均上涨了1088%。
在各大企业陆续复工后,央视财经、北京卫视、广东卫视、西安卫视等都聚焦到了企业复工搜索大数据的报道。
电视台的报道核心价值体现在对民意与民生关注的问题一种探测能力。百度搜索数据被电视台屡次引用,可以说,搜索大数据与民众最直接的防疫需求与舆情变化、用户心理紧密相关,它同时具备时效性、重要性与接近性三大特征。正因如此,这些搜索大数据的新闻价值性也在极大的凸显。
而我们从百度的搜索指数来看,也可以看到数据趋势和民意变化的一种同步和共振。
比如疫情爆发的初始阶段,野味成为第一搜索热词。随着时间推移,“口罩”、“酒精”等搜索增多,而疫区“心理疏导”、“咽喉痛”搜索量激增 74 倍。随着复工开学临近,“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复工”等关键词指数暴涨。
从电视媒体报道时间线中,几乎都是围绕着用户搜索关键词的阶段性变化转移报道焦点。搜索关键词与当下的民意舆论几乎有着一致的共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