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乡村女性的进阶路,成为最亮的那道光
发布时间:2020-03-08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乡村女性是城乡资源对接的桥梁,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连接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了新希望和主力军
乡间蜿蜒的黄土小路上,麻房英家的院子是很抢眼的一抹风景,四五网黄澄澄的玉米棒摆在院中间,在乡亲们看来最日常不过的冻梨、红枣,也成为外地客人们津津乐道的乡味儿。
甘肃临洮县的很多农村家庭都是如此。踏实、舒适是这个偏远的县城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淳朴的乡野包罗万象,它承载着无数人对土地的依赖和眷恋,也掩盖了很多乡村女性在生活与梦想之间的抉择,它描绘着中国青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迁徙的图谱,也记录着社会各界为发展乡村、留住人才所做的努力。
随着友成“乡村女性赋能计划”的不断推进,无数个选择留在乡村的女性,正在改变、成长,为自己的人生成就更多的可能。
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日,来听听她们的故事。
50 岁乡村大姐的“叛逆”
年过 50 的麻芳英(快手ID:815323858),最近爱上了化妆,也拍起了视频,成为邻里街坊眼中小有名气的“网红”。
“这件毛衣是我自己织的,你们看一下,喜欢的可以加微。”刚进入直播间,就有人询问麻大姐身上穿着的毛衣。不仅仅是衣服,她编织的沙发垫、手提包等小物件都很受欢迎。
面对前来调研的一行人,麻大姐的笑容谦虚而满足。
一直以来,麻大姐就对手工编织有着浓厚的兴趣。 2018 年,在录制编织教学视频的时候,她偶然发现可以通过网络销售手工艺品,于是便开始尝试在快手上拍短视频,但却三番五次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家里的农活并不轻松,整天拍视频会很浪费精力!”
麻芳英编织的小物件
家人的担忧不无道理。儿子女儿常年在外工作,麻大姐既要照顾年近八旬的老人,也要每天接送小孙子上下学,四五亩田地也依赖着她收拾打理。
生活并不轻松,但麻大姐没有放弃。凭借着娴熟的技巧和优质的成品,很快便积累了 5000 多粉丝,视频的最高点击量达到 9000 多,不仅没有耽误家务活,基本上每月还有 2000 元的收入。看到麻大姐每天乐此不疲,家人也开始支持她的工作。相比于之前繁琐而沉重的劳动,这份“小事业”打开了一扇属于自己的致富之门,让麻大姐获得了价值感,增强了自信心。
在中国农村,像麻大姐一样的乡村女性有 4700 万,她们承担着来自家庭和生产的双重压力,教育程度低和技能缺失成为了限制她们发展的主因,处于低收入或失业的状态。在日复一日的乡村劳动中,她们大多自我价值感低,希望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善生活的现状。
照亮别人的娘子军
在甘肃宕昌县的乡村女性赋能课堂上,房松梅(快手ID:853356542)很认真地写下她们的组名:娘子军。这三个字是全组成员对小组的希望,也是房松梅对自己的定位,她希望自己可以与村里的姐妹们一起,通过电商把家乡的土特产品卖出去。
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带动家乡的发展,一直是房松梅的心愿。小时候因为家境的原因,她在村民的接济下艰难成长,长大后她一直无法忘记故乡的情谊。如今成为一名快手主播的她,有 5 万多粉丝,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带动家乡脱贫。
“现在每天都会拍一些视频、录一些段子分享到快手平台上,来宣传家乡的风景和形象,但在带货方面并没什么经验。”报名参加培训,房松梅的目的性很强:学会怎么开通快手的商家号,怎么推广运营。
就创业增收,一直以来都是友成 “乡村女性赋能计划”项目重要指标,从线上课程到线下培训,再到 6 个月的陪伴孵化,无不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在电商扶贫政策背景下,项目不断引入电商就业和创业的新形式及新资源,为的是增加受益人增收的成功率。社交电商作为在移动社交时代背景下产生出来的电商新形式,如今已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推动力量,项目便尝试将社交电商与乡村女性组合,把优势资源输送给最有效的人群,发挥她们在乡村的主导作用。
组长房松梅,写下自己的组名“娘子军”
“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组长,也没想到自己能跟同伴们共同合作,策划出了组徽和组歌。”乡村女性赋能计划将乡村女性凝聚在一起,学员们可以通过“友成mooc”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电商等多方面的课程,老师会指导如何上网、注册、销售,并进行实操课程培训。线下培训结束后,通过 6 个月的陪伴式成长,不断带来线上直播的各类课程,进一步学习和提升电商运营能力,持续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乡村女性参与到电商扶贫中。
掌握了基本的电商运营技巧后,房松梅开始琢磨“到底卖什么好”,她想把最好的产品介绍给粉丝,她相信电商可以把家乡的产品带给更远的地方,带领全村人走上更富裕的日子。
学会管钱
除了就业创业技能,理财观念的和金钱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乡村女性从经济自主走向思想独立的重要一步,也是培养女性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尝试。贵州省雷山县的杨慧,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友成的女性课程。金融理财课程和金融一对一咨询让她对这次培训充满新鲜感,“金融知识的学习,占到了这次收获的一半”。
杨慧的丈夫是一名汽车司机,早出晚归是常态,管理家庭财务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了杨慧身上。杨慧则在自己家的苗医药店上班,除了每天采药看病外,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几乎一整天连轴转。在她心里记账是一件很“繁琐”的事,经常纠结“几块钱的支出要不要记”,尤其一天很累的时候,甚至会忘记“今天买了啥”。
“所以我的账目一直都是乱七八糟的,每个月的收入感觉也还行,每天回家也会在笔记本上记账,可是到了月底却常常一分钱都没有,一直搞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
左二为杨慧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老百姓有了更强的赚钱能力,很多乡村女性承担着管理家庭财务的工作,如何守住财富并让财富增值显得日益重要。然而在各种记账软件、防骗技巧已经在城市蓬勃发展的时候,她们并不知道这些工具的存在。对科技互联网的“无意识”,常常为她们的生活带来限制。
虽然平时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但杨慧觉得“任何麻烦的事情都能找到解决办法”,她似乎找到了一道光,指引着自己打开眼界,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
新希望与主力军
2020 年,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乡村振兴的大趋势下, 4700 万乡村女性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和成长需求。
友成乡村女性赋能计划项目正是将目标聚焦在乡村女性深度赋能上,通过开拓眼界增长新知的课程、就创业技能与实践课程、女性素养及婚姻家庭个人成长课程,三个大方向的内容,并结合长期的陪伴孵化期,为她们带来公益导师陪伴、外出研学、互助社群小组等持续赋能,帮助乡村女性实现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成为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城镇化的发展不应该是将城镇与乡村割裂,而是将乡村和城市慢慢融合起来,乡村女性是城乡资源对接的桥梁,也是双方融合发展的连接点,把她们集中起来进行培养,精准扶贫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就有了新的希望,就有了一个主力军。”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说。
项目的最终价值,正是实现对人的改变。
截止 2019 年 12 月底,友成基金会乡村女性赋能计划已经在甘肃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八省 76 县开展,培训人数 14909 人,就创业比例达到65%,平均增收 500 到 3000 元不等。随着赋能课程的不断推动,在脱贫内生动力的驱动和外部资源的对接下,乡村女性们将不断突破乡野的边界,实现生活和梦想的共同发展。
MID创意事业群,以“make ideal delicious“为愿景,以“推动商业向善和公益发展”为使命,以“目标导向、开放协作、拥抱变化、专业主义”为价值观,由南方精英传媒及其控股子公司和发起的民非机构组成:南方精英传媒(由CEO刘敏等与南方周末报社联合创办于 2007 年)、树冠文化、萌虎教育、华与创益(北京)、蜜得创益、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