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营销资讯
当远程办公遇到“信源豆豆”,一站式搞定所有
发布时间:2020-02-21作者:青鸾传媒来源:全网营销点击:
2020 年,注定会永远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没有人能置身于这场疫情之外。尤其是对一些公司老板来说,经济寒冬提前到来。
朋友大年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板,从正月初八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以来,一周的时间内,大年亲身体会到了几个弊端:工作时间容易“越弹越长”,但是效率不高,自己和员工都容易分心,整个团队的沟通效率严重下滑,有些独居的小同事因为孤独产生了心理问题…
大年跟我诉苦吐槽:这么搞下去,公司估计要保不住了。我宽慰他的同时,劝他放弃那些林林种种的办公软件,团队整体迁移到“信源豆豆”上进行云办公。因为软件一多,心理损耗成本就变大,沟通成本就变高,活没干成几件,却觉得累得不行。而“信源豆豆”的开发团队显然预见到了这些问题,有效地加以规避和设计,将它打造成了一个集成式的远程“云办公”平台。
归纳之,“信源豆豆”洞悉了在家办公的各种弊端,将在家办公的益处放大。
(1)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大年的下属直言反对在家办公, “说白了,其实就是粉饰24* 7 的节奏,说是弹性时间,有可能越弹越长。”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家里本来是放松的地方,变成工作场所以后,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工作≈何时何地都要工作,并且加班费都可以直接省了。
基于此,大年规定:以前上班办公的规章制度和作息,在家办公继续严格执行,各种流程改到“信源豆豆”里进行。平时微信上开会,总有人说手机不在身边;一个任务@几人时,总有人说看漏了信息,等等,导致沟通不畅。在“信源豆豆”的群聊里,这些都能有效避免。大年每次开会前,都提前定制好会议通知,用“延时发送功”定时发送给每个人,确保都能按时参会。群发给几个人的任务,每个人的阅读状态会显示。那些没有阅读的,大年可点击信息,跳出“提醒”对方就会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提醒,确保每个人都看到消息。如此一来,效率提高以后,工作时间也缩短了;而且因为节省了上下班通勤时间,员工们的工作状态也显著提高。
(2)不再被干扰分心。在家办公,在一个充分自由的环境下,往往会有很多事情会使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分心。对着电脑,有时会被家中琐事打断,回过神来忘了要做的工作内容;明明是去发一个邮件的,却被邮箱的推送广告吸引了;有时去跟客户发一个信息,却跟客户聊了起来,一聊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在家办公,最大的敌人就是互联网,随便刷一刷,时间就溜走了。
“信源豆豆”界面清爽简单,“工作台”菜单下,大年维持公司运营的功能尽在其中:信息上报、视频会议、邮件代收、群发通知、会务管理、工作任务、日程管理、工作汇报、工作审批、考勤签到、还包括了疫情期间健康体温汇报等应用…除了这些板块,还可以定制板块。大年把员工们集纳到“信源豆豆”上来,一站式搞定日常办公所需要的一切事务,不再需要在各个软件之间切换,避免了员工们执行不同任务时打开不同软件导致的分心走神,将上班时间都变成“有效时间”。另外,大年充分利用了“信源豆豆”的“日程管理”功能,提前分享自己的月计划和周计划、以及十分具体细致的每日事项,把它分享给下属,方便下属们根据此规划自己的工作计划,同时共享到群里的每个人。这意味着,以往线下办公往老板办公室跑、老板给下属打电话确认进度的日常,全部被这个功能所接管了,流程清晰,责任人具体,一目了然,员工之间、员工和上级之间配合起来清清爽爽,工作效率翻倍,心力磨损降到最低。
(3)随时给予线上陪伴。在家办公,最大的好处是自由,最大的弊端是孤独。大年的年轻下属单身,一个人住,他说,“在办公室能与同事面对面聊聊天,说说话,在家的日子,简直是被空旷围绕。想念人群的时候,只能站在窗边看看马路,期待着有车开过去,怀念昔日的车水马龙。那种从心底袭来的孤独让人难以忍受。”
大年呼吁,大家把“信源豆豆”的“同事圈”用起来。这个“同事圈”相当于微信的分组朋友圈,而且信息是加密的,私密性好,不担心真性情的分享被截图传出去影响形象。大年带头分享了自己系着围裙炒菜、被老婆孩子挤到阳台办公的搞笑视频,其它同事纷纷上传自己在家的搞笑生活,或者看到的搞笑段子……“同事圈”乐不可支,随便一条一点开,就能让人哈哈笑半天,简直有毒,停不下来,立显存在感,如同一家人,在公司的社交平台上尽显各自的喜乐哀愁……
对于大年来说,用了“信源豆豆”以后,这种灵活的办公形式使员工的绩效考核变得更加简单,只看结果,不论方式。对于员工来说,通勤成本和便当成本都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也更好了,公司凝聚力也加强了。“信源豆豆”简直是一款老板和员工都爱的黑科技。
本文由青鸾传媒用户投稿,未经青鸾传媒同意,严禁转载。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反馈入口)。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青鸾传媒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青鸾传媒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